什么是业务代理模式(buiness proxy)? 在J2EE系统中,一般划分为表现层和业务逻辑层,为实现表现层和业务逻辑层之间的最大限度解耦,引入业务代理模式,这样,当表现层或业务逻辑层具体实现技术发生时,对彼此的影响很小,当然,如果希望实现完全解耦,我们可以使用消息系统JMS来实现,本文章只讨论同步系统范畴。
以一个Struts+Hibernate为例,以下代码是Struts的Action实现方法代码:
public ActionForward update(ActionMapping mapping,
ActionForm form,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Exception {
EgForm egForm = (EgForm) form;
//直接调用Hiberante实现数据持久化
getUser(request).setName(egForm.getName());
return mapping.findForward(SUCCESS);
}
上述update方法代码中直接调用了后台数据库操作,带来的缺点是紧密的耦合性,当更新用户资料的需要有更多变化时,将会直接在update中加入更多业务逻辑代码,也就是说,我们的业务逻辑层代码已经完全依赖Struts这个表现层技术,万一以后我们选用其它表现层技术替代Struts后,将会触及我们业务逻辑层代码。
修改后代码如下:
public ActionForward update(ActionMapping mapping,
ActionForm form,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Exception {
EgForm egForm = (EgForm) form;
Contact contact = new Contact();
BeanUtils.copyProperties(contact, egForm);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ServiceFactory.create();
userService.update(contact);
return mapping.findForward(SUCCESS);
}
上述修改后代码中,我们将业务逻辑包装在UserService的一个子类中实现,作为客户端,我们使用工厂模式创建UserService对象,这样的好处是:我们不必在update方法中耦合UserService的具体子类,也许UserService的子类是UserServiceHibernate或UserServiceEJB等。
使用工厂模式实现了表现层和业务层的解耦,这是早期很多系统的架构实现,但是这样还是带来很多问题,我们下面比较一下几种实现方式。
工厂模式优缺点 首先,我们总结一下上述代码使用了工厂模式所带来的好处:
正如图中所示,一般使用工厂模式涉及到静态类或单态模式,如上述代码中ServiceFactory.create()可以使用静态或单态模式实现,从而形成客户端单一访问业务逻辑层入口,这样优点有两个:
1. 由于业务逻辑入口是单一的,客户端对业务逻辑访问的可控性强,例如可动态单一入口加入权限检查或其它全局统一功能。Jive中权限正是这样实现。可控性强。
2. 客户端代码简洁,作为客户端的表现层技术,如果我们更换了实现技术,修改的代码很少,例如上述代码中,如果不使用Struts更换了JSF等,只要拷贝上述两行红字标注的代码。
工厂模式带来的主要缺点是:
1. 当ServiceFactory实现子类很多时,例如除了UserService外,还有ProductService、ItemService、ImageService等等,试图使用一个总入口来涵括这些Service会造成过多代码耦合在一个类中,造成Facade模式滥用的后果。也就是说,使用工厂模式,扩展性不是很强。
2. 由于使用静态或单态模式,在性能上,容易走入单线程、单并发用户的误区,违背了J2EE多线程并发使用的原则。
Command模式 Command模式可以说解决了上面工厂模式的缺点,Command模式将所有的服务都展示给客户端,客户端可以通过特定命令形式直接指定调用后台众多Service中任何一种,Petstore中Web对EJB调用就是使用了Command模式实现。
Command模式虽然突破了工厂模式单一入口的缺点,但是带来的缺点是易用性不够,Command模式代码实现起来不方便,这点可从Petstore绕人的WebContaoller、Event、Action等等众多类中可以看出。
Command模式主要问题是可控性不强,如果要为所有Service动态增加类似Filter等这样通用功能,如权限检查等是非常不方便的。
EJB直接调用实现 我们知道,EJB是业务逻辑层实现的J2EE标准技术,EJB的session bean可以作为Service实现,例如上面在update中调用EJB的代码如下:
public ActionForward update(ActionMapping mapping,
ActionForm form,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Exception {
EgForm egForm = (EgForm) form;
Contact contact = new Contact();
BeanUtils.copyProperties(contact, egForm);
try{
InitialContext ic = new InitialContext();
UserServiceLocalHome ul = ic.lookup("UserService");
UserServiceLocal userService = ul.create();
userService.update(contact);
}catch(){
}
return mapping.findForward(SUCCESS);
}
在客户端表现层是直接调用EJB服务的,这种直接调用的方式类似Command模式,但是有两个缺点:
1. 客户端调用业务层实现代码较多,如上述红字行数有4行,客户端代码不简洁。
2.无法非常自由地为所有Service动态增加新的Filter之类新功能,当然除了EJB提供的事务机制、分布集群、安全ACL等除外,如果你要增加这些新功能,可以通过ejb-jar.xml配置增加。
业务代理模式实现目标 总结上述两种实现的优缺点,衡量一个业务代理模式是否良好有下面几个指标:
1. 业务层所有服务完全展示给客户端。客户端可以完全介入调用。
2. 动态扩展性强,可为整个业务逻辑层动态扩展新的功能。
3. 客户端调用业务层的实现代码必须简洁,至少是可配置的,最大限度降低代码的耦合性。
Ioc模式/AOP实现 目前,使用Ioc模式/AOP实现业务代理能够很好地达到上述3个目标,以JdonFramework为例:
1. 业务层所有服务完全展示给客户端。客户端可以完全介入调用。而且调用代码简洁,如下:
public ActionForward update(ActionMapping mapping,
ActionForm form,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Exception {
EgForm egForm = (EgForm) form;
Contact contact = new Contact();
BeanUtils.copyProperties(contact, egForm);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WebAppUtil.getService("UserService", rerquest);
userService.update(contact);
return mapping.findForward(SUCCESS);
}
上述红字两行代码不但适合调用普通POJO,而且适合调用EJB,具体是什么可以通过jdonframework.xml实现。
1. 通过加入自己的AOP拦截器可以为整个业务逻辑层动态扩展新的功能,这部分功能实现不是通过配置实现的,而是使用代码实现:
MethodInterceptor myI = new MyInterceptor();
WebAppUtil.addInterceptor(myI, request);
有关AOP中更复杂的pointcut实现,可以通过获得Ioc容器后自己实现:
ContainerWrapper cw = WebAppUtil.getContainer(request);
这样,可以为用户提供非常自由的面向微容器编程的基础,这比同样的Ioc/AOP实现Spring开源框架提供的自由度更广,更加透明。
更加重要的是,JdonFramework只是真正绅士地完成业务代理模式,不过多地介入业务层:业务层相关配置是使用配置文件实现;需要插入的通用功能是使用代码实现;而Spring目前版本则是将两者混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