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编程那些事儿系列文章(全集目录)
7.3 方法声明示例
方法实现的是功能,在实际声明方法时,不仅要根据需要确定访问控制符、修饰符、返回值类型、方法和参数列表这些信息,还要按照功能要求的逻辑实现方法体的代码。在实际设定时每个内容都需要根据功能的结构选择最恰当的内容。
下面通过一系列的示例来演示如何进行选择和设定。
7.3.1 判断某个整数是否是偶数
功能要求:判断一个整数是否是偶数
简单分析:为了实现判断任意的整数,需要在判断时从外部传入一个整数,在方法声明时,需要将该整数声明为参数。判断的结果是偶数或不是偶数,只有2个状态,可以使用能够代表2个状态的数据类型进行代表,最直观的就是boolean类型了。
该方法实现的代码如下:
public boolean isEven(int n){
return n % 2 == 0;
}
根据逻辑的需要,访问控制符选择public,修饰符为空,返回值类型做成boolean,参数列表部分传入一个整型的参数, 这样方法声明的结构就做好了。
偶数的判断,只需要判断一下余数是否为零即可,如果余数为零则成立,否则不成立,直接把比较表达式的值作为方法的返回值返回。
7.3.2 数组排序
功能要求:实现整数数组数据从小到大(升序)的排序简单分析:为了实现通用性,需要每次传递需要排序的数组进入方法内部,所以方法声明中需要有一个整型数组参数。为了直观,可以把排序以后的数组返回。说明:随着后续的学习,这个返回值不是必须的。
该方法实现的代码如下:
public int[] bubbleSort(int[] m){
for(int i = 0;i < m.length - 1;i++){
for(int j = 0;j < m.length - 1 - i;j++){
if(m[j] < m[j + 1]){
int temp = m[j];
m[j] = m[j + 1];
m[j + 1] = temp;
}
}
}
return m;
}
在该方法内部,使用冒泡法实现数组的排序,最后将排序完成的数组作为返回值反馈回来。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将数组看成是一种普通的数据类型,也可以作为方法的返回值以及参数列表中的类型进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