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只桌脚:硬件支持 要撑起Linux的桌面时代,上文提到的只是必须支起的三只桌脚,要使桌面更加平稳,还需要解决诸如标准支撑、移植成本等第四只、第五只……桌脚的问题。时代的更替永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当年Windows 3.0所曾面对的好奇和怀疑一样,Linux桌面时代的到来也要经历一连串的考验。
硬件是一切应用的基础,如果没有硬件厂商的支持,Linux的推广和个人应用只能是一句空话。
其实,Linux操作系统对于各种网卡、声卡、显卡等的支持覆盖面已经比较广泛,Linux用户们已经告别了哪怕是安装一块硬盘也要在网上四处寻找驱动程序的尴尬,但是对于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外围设备,支持Linux的驱动程序仍然不足。尤其是像优盘、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的家用数码产品,由于使用者往往是计算机水平并不高的普通用户,寻找相应的Linux程序,并进行相对复杂的安装,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说,记者不久前购买的优盘,驱动盘支持从9x到XP的所有Windows操作系统,但相对应的是,对于任何一种Linux操作系统都没有提及。这也是市面上相同类型产品的普遍状况。尽管Linux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增加,但由于相比起Windows操作系统仍然显得微不足道,硬件厂商对于Linux显得不够热心也就可以理解了。
而且,Linux操作系统对于硬件的支持不仅应该着眼于支持的广度,也应该考虑到支持的深度。操作系统对于硬件的支持,不能仅仅停留在最基本的支持与否,还应该进一步考虑到能否使硬件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刚开始用户可能只会要求能用就好,而不会深究是否发挥了十成的效果,但是如果Linux要真正实现桌面时代,与相对成熟的Windows系统进行较量的话,两方的性能竞争就必然会更加细化到支持的深度方面。
不过,PC等硬件厂商其实应该是开源运动最热心的支持者,因为OEM来自Linux的操作系统,比购买微软的授权要便宜得多,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这对于已经进入利润摊薄时代的硬件厂商来说,是一个难以拒绝的诱惑。
来自PC和服务器厂商与日俱增的支持,对Linux阵营的支持者来说,无异于是打了一针强心剂。既然已经踏出了第一步,由此开始,硬件厂商对于Linux的支持逐步向外围设备扩散,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只桌脚:软件支持 IBM大中华区Linux事业促进部的总经理张先民博士在不久前召开的Linux研讨会上曾经指出,来自应用软件厂商的支持是Linux桌面系统能否全面普及的两大关键之一。
与几年前相比,在Linux环境下的应用软件已经由原先的踪迹难寻,发展到如今的多种品牌,多种应用。在操作系统方面,有中科红旗的红旗Linux、中标软件的中标普华等等。在办公软件方面,除了Sun著名的Open Office,今年国内软件厂商也是动作频频:永中发布了新版本的永中Office;中标软件在短短的半年之内,就两次升级其桌面Linux办公软件——中标普华系列;金山也于近日正式发布了人们翘首以久的跨平台WPS。在各种应用软件方面,比如说播放软件、杀毒软件等等,也都出现了Linux平台上的应用版本。
然而,尽管目前的Linux软件市场是一片繁荣之景,背后却也存在着隐忧。Linux的开源特质是它最大的优势,也是其赖以壮大发展的根本,然而正是由于其源代码公开,Linux软件厂商如何实现盈利,就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人们在抱怨微软的Windows售价太高时,却又对其无可奈何?微软之所以能长期占据桌面系统的霸主地位,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Windows的源代码。而Linux软件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何在?因此,当记者就这一问题请教张先民博士时,他也表示:由于Linux属于开源软件,因此进入市场的门槛较低,但是相应的,Linux软件厂商也就难以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业内不会出现像微软这样的庞然大物。对于Linux软件厂商而言,这既是好事,又是坏事,好处在于在Linux软件行业内出现垄断的可能性较小,大家都有机会;坏处就在于Linux软件也许永远也无法实现像微软那样高额的利润率,比如红旗Linux的售价,就尚不如微软售价的十分之一。
价格是Linux软件最大的优势,但成本却未必。尽管目前Linux厂商已经开始实现盈利,但是如何让他们看到长久的利润,有持续的收益,使他们继续在Linux应用软件这个行业里埋头耕耘下去,找到适合Linux的商业模式,是当务之急。
第三只桌脚:用户支持 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说到底,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得到用户的支持。
有业内专家说,要想提高用户支持度,要在大学里就强调大学生掌握使用Linux的技术,然而,指望用户水平发生变化并不是一劳永逸之计,办法还是要厂商自己来想。长期以来,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个人用户一般计算机水平较高,但是Linux要想真正普及,需要争取的是更多普通用户。他们所最关心的,也许并不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是系统的易用性。比如Sun的Open Office,在界面的美观和使用的方便程度上,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而另一个难点,就是要如何使用户摆脱对于原有操作系统长期形成的习惯性依赖。
正是由于个人用户对于原有操作系统的依赖性,才会发生前几年PC捆绑Linux操作系统,一年以后进行调查却发现,保留原有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不足5%的尴尬。要摆脱这种尴尬,市面上的各种Linux操作系统不仅要提高易用性,如何将各家厂商风格各异的界面统一起来,也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界面风格向Windows靠拢,是其中的一个选择,然而是否是最好的选择,还得再看看。
除了个人用户之外,Linux软件厂商最大的客户来源是政府采购。出于支持本国产业发展的目的和安全性的考虑,政府一直是国内Linux软件产业发展最坚定的支持者,永中、金山等办公软件厂商都曾在政府采购中获利。因此根据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国内Linux软件企业纷纷选在今年四五月份发布新产品,与6月份政府采购办法即将出台有着很大的关系。
近来的国际Linux市场热闹异常,无论是在服务器操作系统还是在桌面应用方面,都是利好消息不断。Sun在桌面市场、IBM在服务器市场对Linux的支持依旧不遗余力;惠普表示要在亚洲市场推出基于Linux的PC;数据库巨人甲骨文和在个人电脑市场影响力深远的戴尔也表示了自己对于Linux市场的信心。
而在国内市场上,Linux厂商的表现也都可以用抢眼来形容,尤其是在Linux的桌面应用市场。各大Linux软件厂商纷纷推出桌面操作系统以及基于Linux平台或跨平台版本的办公软件;IBM召开了整整一天的Linux研讨会,宣布其旗下的产品将会逐步实现对Linux的全面支持;国内PC老大联想也在刚刚过去的五月份推出了基于Linux的商用PC,而且一直浸淫于服务器市场;刚刚与Sybase和BEA合作拿下了铁道部大单的拓林思中国,也开始窥视桌面操作系统市场。据其内部人士称,已经以OEM方式将其桌面产品提供给了各大Linux PC生产商,不久将有正式的桌面产品问世,桌面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可见一斑。
种种迹象表明,与1998年那场完全由支持开源的热情驱动的狂热不同,如今的Linux,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由市场需求推动的IT业界全民运动时代。然而撇开表面喧嚣的浮沫,我们应该看到的是,Linux桌面市场的发展才刚刚开始,Linux桌面之路上要克服的困难还有很多。众所周知,要支撑起一张桌面,并使其保持平稳,至少需要三只桌脚,Linux也是如此,如果要支撑起Linux的桌面时代,我们起码需要三只坚强的桌脚。